这两天看到个新闻,一位兄弟在婚礼当天因为接亲礼、下车费、敬酒杯争执不断,最后在委屈愤怒下,奔桥跳河。
具体事件可以在网上搜索,核心矛盾点大概是这几样:
◆ 谈了4年,订婚两年还未领证
◆ 彩礼13.6万、及金饰近20万,订婚时就付了
◆ 结婚前3天,女方要求新郎来家敬酒
◆ 婚礼前1天,新郎在女方家受气
◆ 婚礼当天,接亲礼,下车费,敬酒杯
◆ 下车费的争执
具体情况我们就不细聊了,确实很遗憾。
我观察到一个生活细节:办婚礼、拍婚纱照、三金,大多是女方提出,男方反而不在意,不是很想花钱。
有一系列的相关社会新闻,都是男友和女友围绕婚礼花销而争吵。
这就很有趣了,为什么女方和女方家属那么看重婚礼?
我理解为,婚礼相关消费,可以增加男方对结婚这件事的付出,以此更好巩固婚姻。
那么,长期关系到谈婚论嫁,实际上是女方更需要确定下来。
那为什么在实际的婚恋关系中,又有太多的兄弟着急去给彩礼呢?实际上男方对长期关系并不在意的,哺乳动物里面,只有人类雄性搞一搞长期。
我们当代的彩礼,和传统的定义完全不同,现在的定义,其实是一种对女方的转移支付。
让男方着急给转移支付,那一定是出现供需矛盾了。
所以问题就很明确了:选择不够多。
很多男方家长催促孩子,你主动点,努力点,脸皮厚一点,或者准备婚房婚车彩礼,这些思路就是当一辈子牛马。
聪明的家长,就应该直接给儿子介绍姑娘,每周介绍1个。什么慢热的、高冷的、符文战士、仪式感的、要诚意的,喜欢对她好的,一提就换。
方向,比努力更重要。
最后,对于男性来讲,娶妻要娶贤。
外表没有那么重要,性格和智商才更为重要。因为极少有人,可以仅靠外表而获得生存能力。
两人组建家庭后,也不会因为对方的外表漂亮,而导致家庭的和谐程度上升。
对于男性来讲,叫娶妻娶贤不娶色,对于女性来讲,叫嫁人嫁心不嫁财。
我见过太多兄弟,在一段关系中付出太多,结果这段关系并没有结果,钱都打了水漂,之后就没有资源进入到新的长期关系中了。
一旦转移支付了,能不能要回来,以及要回来多少,全凭女方的良心、法院的相当自由裁量权,以及自己的运气。
当代男人,付出一定要谨慎。
长期关系中,找到一个靠谱的人,太重要了。这个人,一定是愿意合作的,而不是来搞诈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