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我一女性朋友批评我,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天天都在泡妞,三观有问题。
我反驳道,男的不泡妞,人类都灭绝了。
她又说,你看泡妞这个词,“泡”字就很有问题。
我说,“泡”很好啊,有一种沉浸式感情的意思,寓意着相处磨合。
如果对“泡”这个字感到不舒服,可以想想,泡茶,泡吧,泡饭,泡温泉,茶、吧、饭、温泉,情绪都很稳定啊。
“钓凯子”才是故意设计欺骗人,导向都有问题。
她又说,泡妞就是想把女生那个了不负责。我反问道,什么叫负责?她说起码要长期相处,结婚为目的。
我说,可以。那如果有了亲密关系之后,女生不愿意长期相处,或者不想结婚,那就是她对男的不负责。如果一那个,就必须结婚,我想大部分男的都没意见。
她:我不想跟你说了
你看,这几年连泡妞都不正能量了,搞的跟洪水猛兽一样,也就没必要说“为什么现在男生越来越不主动?”这类话题了。
不管是泡妞,还是恋爱,表面上是情感问题,背后还是经济问题。
男生的追求,无非就是花时间、花钱。其实,时间也是钱的一种形式。男生不主动,本质就是不愿意花钱了。因为,男人的钱,能转移支付给女人的,在去年已经到极限了。
《请回答1988》,是一部必看的泡妞神剧,看完之后,能完美和所有文艺小妹共情。
1988这一年,还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当年,我国出生人数为2464.3万。是近些年来,第一次,出生人口下滑。从这一年往后,出生人口逐年下降。
虽然从2011年到2016年有小幅回升,但之后更是下降厉害,到去年,只有902万了。
1988年之后出生的男生,现在已经36岁了,这几乎就是男人婚恋的末班车。
换言之,从今天起的每一天,36岁以下的男人,都在减少。也就是说,男人能提供的价值所形成的总蓄水池,在逐年减少。
有人说,那可以让男人负债啊。
这个思路也走不通了。来看看债务周期。目前,有一个数据,居民负债率,到达62%了。也就是说,要继续加杠杆,是很难再加上去了。
让男人负债的思路,在2008年那会儿还行得通,当年居民负债率是17%,现如今已是加无可加。
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,大城市里,适龄女性的数量远多于适龄男性,可是适龄男性的转移支付能力,已经到顶点了,从去年开始,就是逐年下降的节奏。
要知道,今年上海、北京11月份社零,创下了本年度下滑记录,这还是有国补以及地方消费券加持的情况下,这种负向螺旋的苗头不太对。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简称为“社零”,也就是终端消费者消费掉的实物。
统计上,一般包括吃、穿、用、烧四大类。
生鲜食品、餐饮食品属于吃的东西。
衣帽鞋袜等属于穿的商品。
家电五金等属于用的商品。
石油天然气等属于烧的商品。
下一个出生人口下降的拐点,是1997年到2003年。
换算到婚恋市场上,也就是到2032年的时候,在城市里,会出现女性倒追男性、女性围追优质男性的趋势,到那会儿,必然是女攻男守。
就像现在的日本,近几年日本的恋爱漫画和小说,都是女强男弱,高攻低防。
从数据上看,也就8年不到,想必到那时候,教男人怎么谈恋爱的公司,从底层逻辑上,就开不下去了。(那时候,教兄弟们如何保护资产?)
不过,我觉得上面也开始慢慢明白了,到底是谁真正在为财政做贡献。旅游也好,美妆也罢,所有这些消费的前提,是男的愿意去给。
当情感关系中,男人地位降低了,付出没有回报,私有财产不受保护了,那就拉倒吧。
吃喝玩乐这些消费里面,财政能收到的部分少的很,房子才是命脉。现在好了,兄弟们房不买了,这就致命了。
今年全国各地都在解除限购,很多城市甚至开始取消公摊。意思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。
谁动作慢了,谁房子卖不出去,谁财政就吃亏。
退潮之后,才发现,女性友好这么多年,终究是男的在给钱。